昆明日报:昆明终身教育迈出重要一步
时间:2015-06-03 13:21:59
来源: 作者:张丽亚
阅读次数:
本土终身学习大学——昆明开放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并向全市人民敞开大门,学生不受任何年龄、时间、空间限制,“人人、时时、处处可学”变成现实。云南省教育厅、昆明市政府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并为昆明开放学院揭牌。
昆明开放学院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为云南开放大学的二级学院,由昆明市人民政府管理。
1
既能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又能开展职业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并融合吸纳普通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2
探索建立“学分银行”机制,为学习者提供和建立学习账户,使各类成人教育所获学分可相互认同和转换。
3
尝试中等成人学历教育和高等成人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为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融通创造条件,构建起成人教育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4
借鉴“淘宝”模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
5
“昆明市教师网络在线培训中心”同时启动,提供上千门精品网络课件,可容纳上万人同时上线免费学习。
四通八达“立交桥”
搭建终身教育新载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三大战略目标。其中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办好开放大学,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
根据国家和云南省关于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部署,在云南省列入国家“5+1”试点建设开放大学省份,依托云南广播电视大学试点建设云南开放大学的背景下,“如何建设昆明开放学院,建设一所什么样的昆明开放学院”的问题,提上了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按照开放大学的办学特点,昆明市教育局多次与云南省开放大学对接沟通并达成共识。2012年上半年,经昆明市教育局请示、市政府审批、云南开放大学报省教育厅批复同意,昆明市在昆明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昆明开放学院,旨在为昆明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支撑。
昆明开放学院的成立,既是昆明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昆明终身教育发展的新载体,也是全市创新机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快昆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优化教育结构布局、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促进学习型昆明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小贴士
什么是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它的核心涵义是“人人、时时、处处”可学,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实施方式是免试入学、宽进严出、远程教学。开放教育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实施途径。全国电大系统的学历教育均属于开放教育的范畴。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成员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办学网络覆盖城乡、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实施开放教育的载体。
我国试点建设的开放大学一般按照“大学+平台+体系”的总体构架来构建。大学,就是坚持大学属性;平台,就是建设互联网络学习平台,使“人人、时时、处处”学习成为可能;体系,就是立足于老百姓“身边大学”来整合相关资源,构建立体覆盖城乡的开放大学体系。
世界许多国家在上世纪中后期就已成立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始创于1969年,韩国开放大学成立于1972年,日本放送大学始创于1983年,印度开放大学成立1985年。
建立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
力争人均受教育10年以上
昆明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指出,要建立起以开放多样、机制灵活、形式丰富、优质均衡的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社会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城市;力争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以上。
同时,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迅速扩大职教资源总量,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学习与培训体系。
昆明市教育部门将坚持以人为本、科教为先、成才为根、创业为要,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强市、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拓宽教育投融资渠道,实现全社会教育固定资产投入和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显著增长,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快速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现代新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树立大职教观念
创新中高衔接人才培训
昆明市通过树立大职业教育的观念,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改革措施的科学统筹,进一步强化责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促进职业教育与“三化”紧密结合,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有机协调,大力培植职教产业,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快发展。
截至2013年,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65所,设置专业100余个,在校学生10.79万人,职普比一直保持在大体相当水平,职业教育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数据显示,全市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从无到有,发展到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增加到7所,省部级及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增加到21所,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高到65%。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证书率达85%,应届中职毕业生推荐就业率达95%。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100余个,其中:面向一产业服务的专业24个,面向二产业服务的专业28个,面向三产业服务的专业50多个;同时,还设置了50多个实训项目。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昆明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升入高职院校深造的渠道不畅,造成部分高职院校招生困难,而许多中职学生深造无门,形成想招的招不到,想读的进不了,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鉴于此,昆明市积极探索建立“立交桥”,推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抓住国家试点建设开放大学的机遇,以实施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全力推进昆明开放学院建设,以基础设施、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学分银行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构建体现开放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校园文化。
绝非简单更名
联盟成员由10所增至34所
昆明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并把创建开放大学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大途径。
开放大学具有五个方面内容和显著特点,即办学模式的开放性、教学技术的先进性、组织架构的体系性、学习人员的巨量性、衔接沟通的枢纽性。开放大学的核心理念是开放,努力做到十大开放,即教育对象开放、学习时间开放、学习地点开放、入学条件开放、教学人员开放、教学平台开放、办学体系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模式开放、学习媒体开放。
它区别于普通高校以校本为特征的组织架构,以行政区划为主要依据,省级设立开放大学,市县设立开放学院,乡镇设立学习中心,形成立体覆盖城乡的办学体系。就昆明开放学院而言,经过不到两年的试点建设,与24所中职学校签订了联盟共建昆明开放学院合作协议,学院开放教育联盟办学成员学校由原来的10所增加到34所(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党校、农广校),有效搭建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开放教育办学联盟。2013年,其中27所联盟学校实现“中高衔接”项目和成人开放教育招生办学。
昆明开放学院绝不是昆明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翻牌,它致力于办成适应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需求、服务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和终身教育需求的新型大学。
昆明开放学院将依托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党校、教师进修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形成开放办学联盟,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学历教育新模式;依托昆明市主城区各类教育资源、社会培训机构,为满足“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需求,构建社区学习中心;依托同步成立的昆明市教师网络在线培训中心,构建全市教师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网络平台。
链接
云南开放大学有17所二级学院
今日,昆明开放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云南开放大学已拥有17所地方二级开放学院。
昆明开放学院是云南开放大学的地方二级学院(办学单位),由昆明市政府主办,昆明市教育局主管,云南开放大学管理办学,学院承担办学。
截至目前,云南省教育厅已批复了22所云南开放大学二级开放学院进行试点建设,除昆明开放学院外,已经正式挂牌的还有16所,分别是曲靖、珠江源工商、玉溪、红塔、保山、腾冲、临沧、丽江、昭通、大理、祥云、德宏、芒市、怒江、迪庆、红河开放学院。昆明开放学院是云南地域位置最重要的地方开放学院——省会城市开放学院。
据了解,昆明开放学院秉承“开放办学,服务终身”的办学理念,实行“宽进严出、完全学分制、弹性学习制”等学习制度,建立了覆盖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体系,充分满足“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需求,为社会成员提供免试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昆明开放学院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护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电脑艺术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印刷技术等19个中高衔接专业和近百个成人开放教育、网络高等教育专业。本版稿件由记者张丽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