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广播电视大学2011级成人专科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实习实施方案
时间:2013-01-08 22:10:24 来源: 作者:admin 阅读次数: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是检测学生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和保育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成人专科教育(全脱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的主要体现。根据教学计划,为了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教务处和科研处对我校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进行了统一安排,为保证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毕业实习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宗云(副校长)
副组长:李立新 陈刚
组 员:朱丽萍 许斌 李湘宁 季鹏
带队指导教师:张懿超(班主任)
专业指导教师: 曾友凤 李晓雯 陈明丽 李琪 周岚 杨静
二、毕业实习地点
昆明市教工第一幼儿园
三、毕业实习时间
2012年9月4日―10月12日
四、毕业实习目的
1、增强职业意识和责任心。通过对幼教工作的真实接触和全面了解,建立起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工作的思想情感,从而增强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2、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将书本上学到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到实践中,亲身体验,从而熟练掌握幼儿教育技能和保育工作方法。
3、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观察幼儿的能力,学会从幼儿的细微表现中观察发现其内心世界,并通过观察把握幼儿在体能、智能、情绪、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在指导教师帮助下逐渐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能设计和组织开展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独立地制定各类教育工作计划、创设环境、组织开展各类保教活动;能顺利开展家长工作,促进家园合作;培养锻炼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5、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教育思想,对自己与他人的实习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培养对幼儿教育工作得与失的洞察能力与反思精神。
五、毕业实习内容
1、全面实习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保育工作。学习组织幼儿来园与离园、盥洗、饮食、睡眠、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及游戏活动等幼儿园常规活动。
2、学习设计各类教育工作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单元活动计划、周工作计划、全日活动计划,以及各类课程教育的活动方案。
3、学习按计划实施和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包括:组织集中教育活动、分组活动、活动区活动、自由活动,以及各类游戏活动。
4、进行环境的创设和布置,学习制作和合理运用教具和玩具。
5、学习对幼儿进行个别观察和教育,开展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6、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开展家长工作。
7、学习观察、分析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
8、结合自己的实习感受,联系幼教理论写出实习总结报告。
9、收集实习资料,为完成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准备素材。
六、毕业实习进程
1、第一阶段:(实习前准备工作)
(1)教务处、科研处组织召开学生“实习动员会”;
(2)指导教师“实习工作安排会”;
(3)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布置毕业作业相关要求,指导《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填写。
2、第二阶段:(实习第一周)
(1)听取幼儿园及班组情况介绍;
(2)指导教师组织示范性教育活动,组织观摩,实习生随班见习;
(3)请优秀幼儿教师或保育员给实习生作报告;
(4)实习生着手进行全面实习的各项准备,编写实习计划。
3、第三阶段:商定实习内容,全面展开实习。
(1)按照实际情况,实习生分班、分组,跟班实习;
(2)完成实习工作,并同步填写《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中需要毕业生自己完成的部分。
4、第四阶段:实习活动结束后,完成以下工作。
(1)由实习单位及指导教师填写《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中的有关内容;
(2)学生完成“实习工作总结”,字数不少于1000字;
(3)组织小组评议,交流实习心得。
七、实习管理
实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务处和科研处将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依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认真开展和落实此项工作。
1、教务处和科研处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开展实习动员和纪律、安全教育。统筹整个实习工作;
2、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的专业知识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实习工作;
3、班主任根据实习单位的要求,合理分组,确定组长,依靠学生干部负责整个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4、学生一方面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昆明电大的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在确保人身安全、交通安全、财物安全的情况下,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与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
六、 其他事宜
1、2012年7月3日上午10:00在505教室召开实习动员会。
2、实习结束后,召开总结会。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
4、学生分组情况
毕业作业指导分组
组别 |
人数 |
指导教师 |
组 长 |
组 员 |
|
一组 |
3人 |
李琪 |
张萌姝 |
曹文静 |
卲敏 |
二组 |
3人 |
曾友凤 |
彭芳 |
韩海艳 |
陈旭 |
三组 |
3人 |
陈明丽 |
吕宏 |
杨钦 |
李沁璇 |
四组 |
3人 |
李晓雯 |
韩羽 |
瞿鸾影 |
杨思银 |
五组 |
3人 |
周岚 |
历莹 |
李婷 |
梁雯君 |
六组 |
3人 |
杨静 |
王欣阳 |
郭文艳 |
陈志强 |
2011级成人专科学前教育班毕业实习分组情况
组别 |
人数 |
组 员 |
分班 |
||
一组 |
3人 |
韩羽(组长) |
瞿鸾影 |
杨思银 |
小一班 |
二组 |
3人 |
历莹(组长) |
李婷 |
梁雯君 |
小二班 |
三组 |
3人 |
王欣阳(组长) |
郭文艳 |
彭芳 |
小三班 |
四组 |
1人 |
韩海艳 |
中一班 |
||
五组 |
1人 |
杨钦 |
中二班 |
||
六组 |
1人 |
李沁璇 |
中三班 |
||
七组 |
1人 |
张萌姝 |
大一班 |
||
八组 |
1人 |
陈志强 |
大二班 |
||
九组 |
1人 |
吕宏 |
大三班 |
||
十组 |
1人 |
陈旭 |
大四班 |
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说明
一、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安排
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填写,是检测学生毕业实习成果的主要依据,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同步完成填写《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中的有关内容。
1、毕业实习与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填写:原则上时间为10周。具体是:实习时段:原则上为6-7周。实习工作前,专业教师应该用2—4学时的时间为学生作一次《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指导,师生之间应对《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进行交流。
实习中,学生需根据实习过程进行同步填写,时间原则上为2周。填写后需先交由小组进行讨论考评(小组讨论:1周),并由小组给出成绩。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要求学生全面完成《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填写任务,并给出综合评价成绩和完成《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相关内容的填写。
2、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初审:由各办学单位完成各毕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材料册的初审工作。时间原则上为1周。
3、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终审:时间原则上为1周。(10月20日前完成初评)
各办学单位毕业实习终审的送审材料为: 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各班毕业实习总成绩评审表。
二、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撰写格式及要求
详见附件
三、毕业实习总成绩评定方法
(一)毕业实习总成绩评定标准
毕业实习的成绩考核以“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为主要评定依据。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具体标准如下:
1、优:毕业实习学校评价非常好,《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填写规范、属实。具体包括:实习计划清晰可行,总结结合专业理论,有独到见解和认识;听课记录及简析详细、评价准确;教学活动计划编写目标明确、难度适中、教学方法恰当、教学过程组织紧凑有序、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反思有一定深度,能总结教学的得失,有益于教学改进;活动方案科学、规范,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2、良:毕业实习学校评价很好,《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填写规范,属实。具体包括:实习计划可行,总结反映教育教学实习工作并有教学反思;听课记录及简析详细、评价中肯;教学活动计划编写符合要求;活动计划设计符合幼儿的情况,有较好的教育效果。
3、中:毕业实习学校评价较好,《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填写属实、正确。具体包括:实习计划可行,总结能基本反映教学实习工作,有一定说服力;听课记录及简析认真;教学活动计划编写符合一般要求;活动计划规范。
4、及格:毕业实习学校评价一般,《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的填写属实、基本全面。具体包括:实习计划、总结基本符合要求,有一定认识;听课记录及简析基本完整;教学活动计划编写基本符合要求。
5、不及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及格。A:《毕业实习形成性材料册》填写不清、不完整、不属实,无计划或者总结。B:内容空洞贫乏或互相矛盾,思路不清,无说服力。C:抄袭、剽窃、请人代写。D:实习单位对学生评价差,实习态度不端正,实习期间无故缺席一周以上。
(二)等级与分数转化
如果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按百分制打分,则最后应折算成五个等级。具体等级与分数转化标准是:
优:量化成绩为90分(含90分)以上。
良:量化成绩在80—89之间。
中:量化成绩在70-79之间。
及格:量化成绩在60-69之间。
不及格:量化成绩在60分以下。
毕业实习综合评价成绩标准为:
序号 |
项目 |
满分 |
1 |
教育实习计划 |
5 |
2 |
个人行为规范考评 |
10 |
3 |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保育工作 |
15 |
4 |
听看教学活动记录/简析 |
10 |
5 |
听看游戏活动记录/简析 |
10 |
6 |
设计与组织游戏活动方案及考评 |
20 |
7 |
实习总结报告(至少1000字) |
20 |
8 |
小组讨论 |
10 |
合计 |
100 |